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要是回答的方向与皇帝出题的意向背道而驰,任你文章写得再花团锦簇也没用。
大齐以武立国,至今已有百余年历史,早年更是将敌国西梁打得节节败退。
如今,连着两任皇帝都是守成之帝,西梁屡次进犯大齐边境,边境人民生活苦不堪言。
偏偏自大齐第四位皇帝齐文宗之后,即位的皇帝都笃行着重文轻武、以文治国之策,到了宣宗、惠宗时代,更是造成军备废弛,战力锐减的局面。
先帝在位期间,百官曾就是否重新操练兵力一事争论不休。
支持者有现成且显而易见的理由,西梁都跑来嚯嚯多少次了,大齐边境没一次守住的,再继续重文轻武下去,大齐恐怕离灭国不远了。
但同样的,反对的理由也名正言顺。国库空虚,民力疲惫。练兵,要人,要钱。
经过前几代穷奢极欲的皇帝大兴土木之后,大齐的国库根本拿不出这么多银子来练兵。而征兵一事势必也会引起民间极大的不满。
由此,练兵一事便被搁置了下来。如今平元帝才刚即位,便设下“文治还是武治”这么一道殿试策题,其用意自是不言而喻。
如今的内阁首辅韩邦阶在先帝期间乃是内阁次辅。
当时的首辅李善功是有目共睹的主和派,首辅、次辅意见不合一事也广为人知,据此可以推断,韩邦阶乃是坚定的主战派。
平元帝即位不过短短几个月,还未下达过什么政治
倾向十分明显的诏令。
但从他欣然接受李善功的致仕请求,并马上任命主战派的韩邦阶接任首辅一职,便可无言地揣度出平元帝的野心与抱负。
毕竟官员致仕也算是一种政治手段,要真是国之重臣,要是皇帝真的很需要你,那他自然不会同意这封致仕奏疏。
傅黎羽敛下眼睑。知道皇帝及读卷官的意图就好说了,何况就她本人而言,也是更主张恢复兵力,壮大国威的。
傅黎羽先在旁边的草卷上草拟出自己的大纲,然后再提笔书写在正卷上。
创业以武,守成以文
臣对:
臣敢不罄一得之愚,以为万分之助乎?
伏睹圣问首曰:创业以武,守成以文。……戡乱则曰武,守成则曰文;同一民也,无事则为民,有事则为兵,初未始异也。……刚克柔克,协于皇极。
…………
战御之功,十无二三。兵政尤所急也。……臣愚以为,本土之壮士,亦可自用。……是兵以卫民,而亦不可过为之也。
内修外攘,必尽于条教之外……
允文允武,昭假烈祖。
臣干冒天威,诚不胜战栗之至。
臣谨对。
傅黎羽提出的核心政见——文武并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