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文学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1章 自序大清朝建元(第1页)

自序

自古以来,每当一个时代出现繁荣稳定的统治局面,就必然伴随着另一个时代的动荡混乱;每当一个朝代兴起,就必定会有另一个朝代走向衰亡。关于这些治乱兴亡的原因,虽然可以说是人的作为和历史事件的结果,但难道不是天命所最终决定的吗?令人感到奇怪的是,历代记录历史的作者们,在记载历史时常常详尽描述盛世良治的种种措施和辉煌成就,却对乱世衰败的描写较为简略。他们喜欢叙述王朝兴起的荣耀事迹,而对于谈及王朝灭亡的事情则有所避讳。例如,每当谈到顺应天命的伟大策略或是新王朝的法制典范时,史书记载往往会浓墨重彩,洋洋洒洒,甚至不惜篇幅连篇累牍。然而,对于旧朝灭亡的历史逸事以及亡国的历史遗闻,往往会被淡化处理,甚至不予记录,似乎是因为“苏秦当权之时,我张仪怎会敢谈论这样的事情呢?”

我认为,历史上的动乱和衰亡是不可避免的现象,而在那些特殊时期生的具体事件和人物行为,无论如何都不应当被轻易遗忘。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我大清朝世祖章皇帝(顺治皇帝)曾经亲自到访并悼念了明庄烈帝(崇祯皇帝)的陵墓,并为其撰写祭文表达哀思之情。

现今皇帝(康熙皇帝)登基后,也下令官府民间如有记载前朝天启、崇祯年间事迹的书籍,都要呈送上来;即使书中存在一些忌讳的言辞,也不会加以追究罪责。这意味着当今的天子不仅鼓励编写历史书籍,而且也在主动寻求相关史料。因此,作为民间草野文人,我们又何必有所顾忌,以至于让数十年来的治乱兴亡之事被一笔抹去呢!

于是,我不顾自己浅陋,广泛取材编辑了一部史籍,其内容从明神宗万历丙辰年(公元1616年)起,直至明思宗崇祯甲申年(公元1644年),共跨越三十年的时间,分为二十四卷,将其命名为《明季北略》,以此记录北京这一时期的大致历史事件。这部书中涵盖了明朝的兴衰变迁、贤臣奸佞的任用黜退、军事战争的始末经过以及粮饷征收的充足与匮乏等情况,读者大致可以从中了解那一段历史的全貌。希望阅读此书的人,无论是视若珍宝般对待,还是仅仅作为日常读物,一切皆随你意愿。谨以此序言说明。

无锡人计六奇于康熙十年辛亥(公元1671年)季冬八日(乙酉),在社埄王氏的书斋中题写此序。

大清朝建元

万历四十四年丙辰(公元1616年),大清朝开始使用“天命”作为年号,将中国称为“南朝”,太祖努尔哈赤身穿黄袍,自称“朕”。当时仍沿用“后金”之名,直至后来改称为“大清”。太祖努尔哈赤在位共十一年,直到天启六年丙寅(明熹宗朱由校的年号,公元1626年)八月初十日驾崩。

附注:康熙三年(公元1664年)初夏四日,先父曾说:“他年轻时遇到一位华姓道士说,江西的张真人曾在北京城举行斋醮仪式,长时间伏在祭坛上,然后神元出窍,现天庭上的众神都不在位,唯有关羽关圣人一人镇守天门。张真人便询问诸神去向,关圣人回答道,如今新天子降于凡世,诸神已下凡护佑。张真人又问,为何关圣人不去?关圣人答道,我受明朝深厚恩泽,故不离天门。”

那时是神宗(万历皇帝明神宗朱翊钧,公元1563年至162o年在位)末年,天下仍太平无事,人们当时并不相信这种说法,直到后来才得以验证。

那时诸多的灾异现象已基本记载于本书的《纪异》一章之中,但仍有少数值得一提。还记得万历四十二年甲寅(公元1614年)三月二十六日中午,浙江、南直隶一带突然四处谣传日本浪人倭寇来袭,城乡百姓惊恐奔逃,各处皆是如此。当时无锡的老弱妇孺因争相进城,导致踩踏死亡者众多。田野间有人目睹赤身裸体、披头散狂奔之人,不久便消失无踪,至今老一辈人仍认为那是阴兵作乱,真是奇异!这事告一段落后,万历四十四年(公元1617年)正月初三,南京天空突然降下红色雪花,与唐朝贞元二年(公元786年)长安城降下红雪的情形相似。贞元,是唐德宗李适的年号。

同年四月,北京城遭遇了强烈的雷电、雷火。五月,江西生大洪水。六月甲子日夜,北京城突遭异常风暴,声音如巨雷般响彻,将正阳门外的牌坊都刮倒。天象如此频繁警示,然而万历皇帝对于各项政务仍然全然不顾、置之不理,内阁辅方从哲也只是以沉默顺从、得过且过的态度处事。

译者注:1。原文中的“当苏君时,仪何敢言云耳”,出自《史记·张仪列传》。

2。在此文中,作者计六奇表现出深刻的历史责任感和求真精神,反对片面记载历史,强调即使是动荡衰败时期的历史也不应被忽视或淡化。他认为,历史上的治乱兴亡虽看似天命所定,但其中的具体事件和人物行为具有深远的教育意义和借鉴价值。

也许是为了确保此书的编撰及出版,计六奇也提及并称赞了当时清朝统治者对于编撰前朝历史资料的开放态度,这为他编纂《明季北略》提供了可能。他力图全面、客观地呈现明末这段历史,包括政治的腐败、社会的动荡、军事的战况以及经济的状况等各个方面,以使读者能够更全面地理解和反思那段历史。

当然,里面也穿插了一些民间传说和奇异现象的记载,反映了当时人们对自然异象和社会变故的普遍关注和解读,反映了当时人们的认知水平,也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历史叙事的维度。

综上所述,计六奇在开篇自序以及志异中,体现了他对历史记述全面性、真实性的追求,以及对历史教训的深刻汲取,对于后世研究明末清初历史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同时,他的史学态度也启示我们,无论处于何种时代,都应该公正、客观地对待历史,尤其是那些揭示政权兴衰规律、体现人心向背的历史片段。

自序

自古以来,每当一个时代出现繁荣稳定的统治局面,就必然伴随着另一个时代的动荡混乱;每当一个朝代兴起,就必定会有另一个朝代走向衰亡。关于这些治乱兴亡的原因,虽然可以说是人的作为和历史事件的结果,但难道不是天命所最终决定的吗?令人感到奇怪的是,历代记录历史的作者们,在记载历史时常常详尽描述盛世良治的种种措施和辉煌成就,却对乱世衰败的描写较为简略。他们喜欢叙述王朝兴起的荣耀事迹,而对于谈及王朝灭亡的事情则有所避讳。例如,每当谈到顺应天命的伟大策略或是新王朝的法制典范时,史书记载往往会浓墨重彩,洋洋洒洒,甚至不惜篇幅连篇累牍。然而,对于旧朝灭亡的历史逸事以及亡国的历史遗闻,往往会被淡化处理,甚至不予记录,似乎是因为“苏秦当权之时,我张仪怎会敢谈论这样的事情呢?”

我认为,历史上的动乱和衰亡是不可避免的现象,而在那些特殊时期生的具体事件和人物行为,无论如何都不应当被轻易遗忘。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我大清朝世祖章皇帝(顺治皇帝)曾经亲自到访并悼念了明庄烈帝(崇祯皇帝)的陵墓,并为其撰写祭文表达哀思之情。

现今皇帝(康熙皇帝)登基后,也下令官府民间如有记载前朝天启、崇祯年间事迹的书籍,都要呈送上来;即使书中存在一些忌讳的言辞,也不会加以追究罪责。这意味着当今的天子不仅鼓励编写历史书籍,而且也在主动寻求相关史料。因此,作为民间草野文人,我们又何必有所顾忌,以至于让数十年来的治乱兴亡之事被一笔抹去呢!

于是,我不顾自己浅陋,广泛取材编辑了一部史籍,其内容从明神宗万历丙辰年(公元1616年)起,直至明思宗崇祯甲申年(公元1644年),共跨越三十年的时间,分为二十四卷,将其命名为《明季北略》,以此记录北京这一时期的大致历史事件。这部书中涵盖了明朝的兴衰变迁、贤臣奸佞的任用黜退、军事战争的始末经过以及粮饷征收的充足与匮乏等情况,读者大致可以从中了解那一段历史的全貌。希望阅读此书的人,无论是视若珍宝般对待,还是仅仅作为日常读物,一切皆随你意愿。谨以此序言说明。

无锡人计六奇于康熙十年辛亥(公元1671年)季冬八日(乙酉),在社埄王氏的书斋中题写此序。

大清朝建元

万历四十四年丙辰(公元1616年),大清朝开始使用“天命”作为年号,将中国称为“南朝”,太祖努尔哈赤身穿黄袍,自称“朕”。当时仍沿用“后金”之名,直至后来改称为“大清”。太祖努尔哈赤在位共十一年,直到天启六年丙寅(明熹宗朱由校的年号,公元1626年)八月初十日驾崩。

附注:康熙三年(公元1664年)初夏四日,先父曾说:“他年轻时遇到一位华姓道士说,江西的张真人曾在北京城举行斋醮仪式,长时间伏在祭坛上,然后神元出窍,现天庭上的众神都不在位,唯有关羽关圣人一人镇守天门。张真人便询问诸神去向,关圣人回答道,如今新天子降于凡世,诸神已下凡护佑。张真人又问,为何关圣人不去?关圣人答道,我受明朝深厚恩泽,故不离天门。”

那时是神宗(万历皇帝明神宗朱翊钧,公元1563年至162o年在位)末年,天下仍太平无事,人们当时并不相信这种说法,直到后来才得以验证。

那时诸多的灾异现象已基本记载于本书的《纪异》一章之中,但仍有少数值得一提。还记得万历四十二年甲寅(公元1614年)三月二十六日中午,浙江、南直隶一带突然四处谣传日本浪人倭寇来袭,城乡百姓惊恐奔逃,各处皆是如此。当时无锡的老弱妇孺因争相进城,导致踩踏死亡者众多。田野间有人目睹赤身裸体、披头散狂奔之人,不久便消失无踪,至今老一辈人仍认为那是阴兵作乱,真是奇异!这事告一段落后,万历四十四年(公元1617年)正月初三,南京天空突然降下红色雪花,与唐朝贞元二年(公元786年)长安城降下红雪的情形相似。贞元,是唐德宗李适的年号。

同年四月,北京城遭遇了强烈的雷电、雷火。五月,江西生大洪水。六月甲子日夜,北京城突遭异常风暴,声音如巨雷般响彻,将正阳门外的牌坊都刮倒。天象如此频繁警示,然而万历皇帝对于各项政务仍然全然不顾、置之不理,内阁辅方从哲也只是以沉默顺从、得过且过的态度处事。

译者注:1。原文中的“当苏君时,仪何敢言云耳”,出自《史记·张仪列传》。

2。在此文中,作者计六奇表现出深刻的历史责任感和求真精神,反对片面记载历史,强调即使是动荡衰败时期的历史也不应被忽视或淡化。他认为,历史上的治乱兴亡虽看似天命所定,但其中的具体事件和人物行为具有深远的教育意义和借鉴价值。

也许是为了确保此书的编撰及出版,计六奇也提及并称赞了当时清朝统治者对于编撰前朝历史资料的开放态度,这为他编纂《明季北略》提供了可能。他力图全面、客观地呈现明末这段历史,包括政治的腐败、社会的动荡、军事的战况以及经济的状况等各个方面,以使读者能够更全面地理解和反思那段历史。

当然,里面也穿插了一些民间传说和奇异现象的记载,反映了当时人们对自然异象和社会变故的普遍关注和解读,反映了当时人们的认知水平,也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历史叙事的维度。

综上所述,计六奇在开篇自序以及志异中,体现了他对历史记述全面性、真实性的追求,以及对历史教训的深刻汲取,对于后世研究明末清初历史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同时,他的史学态度也启示我们,无论处于何种时代,都应该公正、客观地对待历史,尤其是那些揭示政权兴衰规律、体现人心向背的历史片段。

热门小说推荐
婚凉故人来

婚凉故人来

婚凉故人来  作者大鱼海棠花  小三上门,婆婆刁难,老公出卖,一天之内,我的世界天翻地覆。  山穷水尽的时候,前任华丽归来,力挽狂澜将我收下。  工作上,我是宋未臣事无巨...

霸业:开局发配边疆

霸业:开局发配边疆

简介关于霸业开局配边疆林煜穿越异世,成为大周王朝大皇子。朝内奸臣当道,朝外蛮夷祸乱。大将军陛下,蛮夷南下,形势危急,请下决断。群臣请大皇子驻守北疆,抵御强敌。准,令大皇子林煜,领征北军三万,平定北方战事,即刻出征。大周王林荒内心愤恨又无奈,冷眼看着台下处心积虑想取代大周王朝的乱臣贼子。林煜双拳紧握,面色复杂站立于金銮殿内,望着龙椅上的那个男人怔怔出神。叮!征战诸天系统加载完毕大周王朝国都城外。林煜身骑战马,回望城门,心里默念父皇,待我凯旋!!林煜不破敌军,誓不回转!梦回吹角连营纵死侠骨香,不愧知遇恩。寇敢持兵杖凌我者,必戮!百战不殆屠百万。一位位华夏传说和历史中的人物出现。至此,林煜手握系统,登顶诸天万界。...

老千江湖之2023

老千江湖之2023

我是老千,也一名地地道道的江湖之人。很多人都认为江湖中人就是那种行侠仗义匡扶正义之士,奈何,那只是世人对我们的误解。真正的江湖是什么?那是一个充斥着尔虞我诈和勾心斗角的地方,就好像我,狠起来连自己都骗老千江湖之2o23...

快穿:满级大佬在位面疯演上瘾了

快穿:满级大佬在位面疯演上瘾了

简介关于快穿满级大佬在位面疯演上瘾了和主角是虐的,和配角是甜甜的爱情哦。宿主,我们的任务是给主角当舔狗,等到主角功成名就之时,就是你脱离之日。系统毫无人性地布着这样任务。席温年主角是不是狗我不知道,但你是真的狗。系统o437为了自己的老婆本,在一片丹红的雪地里捡了一个神色淡漠,面容却精致妖艳的小可怜骨骼清奇,单纯漂亮,可谓是为任务量身定制的,正是完成自己任务的不二人选。可后来o437现童话和现实都是骗人的,什么单纯可爱,自己真Tm的眼瞎,这明明是疯子。演戏精湛不说,下手也是一个比一个狠,动不动就把主角给弄没了。拿着替身的文,却愣是把对方变成替身,对别人狠,对自己更是狠得可怕。席温年厌世哦,他讨厌活着,所以他会选择用死亡,用伤痛来麻痹自己,要让他活下去,其实很难的。暂定世界双重替身(已完结)娱乐圈黑料影帝(第三个世界)冷血王爷和暗卫小将军(已完结)人格障碍自闭少年和心理医生不按顺序,纯纯疯,疯到哪个世界就是哪个...

替嫁王妃算卦灵,王府整日鸡犬不宁

替嫁王妃算卦灵,王府整日鸡犬不宁

1V1替嫁爽文王妃捉鬼王爷竟然成了鬼一朝穿越就上吊,储拾柒得知,她即将嫁给一个二婚带崽还养小三的老男人。以为是宅斗剧情,谁知拿的是爽文剧本。便宜老公死在战场,她就是王府大老板!看相,抓鬼,数钱,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偶尔跟侧妃打打麻将,调戏那个被困王府的美男鬼,日子那叫一个滋润。听说王府还有几个混世小魔王?多半是闲的,打一顿就好了→→王府幼稚园了解一下京城熊孩子们父皇爹爹,我也要去幼稚园!后来礼部尚书请王妃出山,指导礼部幼教事业太医院王妃医术精湛,太医院需要您国师都让让,当我不存在?某王爷从战场杀回来听说王妃骂本王是老男人?储拾柒你你你!你不就是那个被困王府的美男鬼?!关于我当着便宜老公的面,骂他咒他这件事。沙雕咸鱼玄学大佬王妃&傲娇嘴硬真香王爷...

快穿也可以有点甜

快穿也可以有点甜

简介关于快穿也可以有点甜[多子甜宠不正经修仙双洁][娇里娇气小作精石榴精冷心冷肺活阎王主神]绮绯作为一个石榴精,几千年来的愿望就是能够修道成仙。但是临近到最后一步,直接被雷劈的修为全无。无奈之下,她只能跟着系统一步步做攻略慢慢将自己的修为收回。只是为什么生一个孩子就收回一部分修为?不能因为她是石榴精能生,就使劲薅她的籽?1冷漠家主x娇柔大小姐2阎王将军x娇俏丫鬟3狠厉村霸x柔弱知青④鬼才导演x一线花瓶⑤入赘秀才x商家娇女6清冷军官x温柔军医⑦严厉师尊x俏皮弟子⑧忠犬锦衣卫x娇媚小寡妇持续更新中a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