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文学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7章 安南战争上(第1页)

[]

大唐与南诏的恩怨并非空穴来风。

当两国友好时,南诏每年都派留学生到大唐学习进修,唐王朝就近选址,将留学生们安置在成都,以便统一管理。

为了彰显我朝大国之繁荣富庶,为了让化外番邦感受到我皇恩浩荡,留学生享受着高标准的生活待遇和高质量的师资力量,并且一切费用全免,大唐愿意为此买单。

南诏如沐春风,对大唐无比崇拜,于是年年进贡、岁岁来朝,世世代代子子孙孙永为唐臣!

醒醒。

这只是大唐给自己导演的一出好戏,一个自欺欺人的游戏,赔本赚吆喝的买卖。

接纳留学生,除了炫耀之外,更主要的目的是文化输出。让蛮夷的下一代意识到自己在文化上的落后和贫瘠,意识到中原文明的强大和达,巨大的反差足以让年轻的一代怀疑人生,从而对中原文明心生向往,倾心汉化,成为“唐粉”、“精唐”分子。

然而大唐的“和平演变”却收效甚微。这些留学生显然是经过蛮夷精心挑选、培训合格的“蛮忠”分子。他们学成之后,无一例外都选择回国建设自己的家乡,为南诏的崛起添砖添瓦贡献一份力量。

一批留学生毕业了,的一批留学生又来了,如此往复循环,长达五十余年。大唐为此付出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和宝贵的教育资源,却没有换来羊羔跪乳、乌鸦反哺。

南诏的称臣纳贡呢?年年进贡、岁岁来朝的景象当然是存在的。然而这更是一件赔本赚吆喝的买卖。

南诏贡使带着点儿不值钱的当土特产,送到长安表忠心。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我朝大国大物博,金玉珠帛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当然要秉承厚往薄来的精神,翻着倍的给回礼。

回礼还有另一项原则:雨露均沾。凡是前来进贡的使节,无论是领队还是随从人员,每人一份。

进贡的使团往往规模宏大,少则几十人,多则上百人……给大唐进贡,成为当时最热门的投资渠道,一本万利、包赚不赔。

周边番邦蛮夷、各色人种,全都争先恐后挤到长安,玩了命儿的磕头喊万岁表忠心。

长安城内一片盛世,大唐子沉醉在万国来朝的景象中,久久不能自拔。

时任西川节度使杜悰,就剖开了这层面纱,为唐宣宗陈说利害。最后,唐宣宗下令,大幅削减南诏留学生名额和经费补贴;限制南诏进贡的次数和人数。

南诏国主劝丰祐大怒,写信大骂唐王朝,并撤回留学生、停止朝贡。同时,开始在边境上制造矛盾冲突,侵扰大唐边境。

两国裂隙开始凸显。

公元859年,唐大中十三年,南诏启二十年。唐宣宗驾崩,巧了,南诏国主劝丰祐也薨了。

同年,26岁的唐懿宗和16岁的世隆纷纷走上了最高领导人的岗位。

依照惯例,大唐派出告哀使者,向南诏送达宣宗皇帝驾崩的噩耗。而这一事件就成了南诏与大唐之间大规模战争的导火索。

继任的南诏国主世隆列举了两条大唐无礼的罪状:

一,你爸爸死了,我爸爸也死了啊!让我们去吊祭,你们怎么不给我吊唁?

二,你们这封诏书是下给先王的,不是给我的。瞧,抬头写的是“亲爱的劝丰祐”,不是“亲爱的世隆”。对不起,这个包裹我不敢代收,拒签。你们找本人签收吧。

按照惯例,南诏国主去世后,作为宗主国,大唐都会派高级官员充当吊祭使,而且长安方面还会辍朝三日,以示哀悼。

不过世隆的这个借口找的实在勉强。南诏没有告哀,大唐根本就不知道劝丰祐已死,怎会吊祭?也就更不可能给国王册命了。

也许南诏派出了告哀使者,两位先王死得太巧,路途遥远沟通不畅,存在时间差。

总之,世隆顺水推舟,利用了这个时间差造成的误会。既然没有得到上国的册命,那正好自绝于中国。于是,世隆改国号为“大礼国”,改元“建极”,自称“皇帝”,拒绝承认与大唐的宗藩关系。

同时,南诏出兵攻陷播州。边境冲突升级,大唐南部边陲形势急剧恶化。

这就是唐懿宗登基时面临的“外患”。

不久之后,浙东裘甫之乱平息,安南都护府也奏报收复播州。群臣入朝称贺,唐懿宗改元大赦,如前文所述。

唐懿宗显然低估了这次边境冲突的性质,更低估了这个16岁南诏少年国主的野心。

大唐对南部边陲的控制力是存在严重漏洞的。

这里高皇帝远,其稳定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封疆大吏们的个人能力。并非每个人都能拥有王式的韬略和品行。

比如邕管经略使段文楚,就通过吃空饷,一举吃掉了广州、桂州、容州三道的驻邕防戍兵。使得南诏轻松攻下邕州。

之前,大唐在安南有六千常驻军。而前任安南都护李琢,将其全部遣散,把防戍工作外包给了一个当酋长李由独,为朝廷省下了六千驻军的军费,以此作为自己的政绩。

南诏则通过联姻和封官许愿,成功策反了李由独,于是李由独率部倒戈。

李琢任上还公然违反中央“羁縻怀柔”的民族政策,欺压当少数民族。在边关贸上强买强卖,以一斗盐换人家一头牛。激化民族矛盾,成为安南区快陷落的又一个内因。

区矛盾激化,国防空虚,唯一可以倚靠的外籍佣兵又成建制倒戈,大唐在“安南战争”爆初期陷入到极度被动的局面,开团即崩盘。

朝廷调湖南观察使蔡袭代替安南经略使王宽。蔡袭征调两湖及诸道兵共两万人,开赴安南前线。

正巧左庶子蔡京到岭南一带指导工作,蔡京不愿看到蔡袭立功(忌袭功),于是从中作梗,故意唱反调,谎报军情,上奏说安南区只不过是边境小摩擦、小冲突,反诬蔡袭小题大做以此骗取功名,白白浪费粮草,请大军不要调,别烧钱啦(南方自无虞,武夫幸功,多聚兵耗馈运,请还戍兵惜财用)。

蔡袭据理力争,说南诏窥伺安南久矣,这一次是有备而来的大规模侵略战争,绝不是什么边境小摩擦,请蔡大人无论如何也要留下最少五千兵。

蔡京当时是“左庶子”,正四品上,隶属左春坊,是皇太子的属官,“太子帮”成员,可以简单粗暴理解为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其主要职责之一便是“驳正启奏”,翻译过来,就是“拥有最终解释权”。所以蔡京是全方位碾压蔡袭,最终,蔡京的阴谋得逞,破坏了蔡袭增兵驻防的计划,并且因“明察秋毫”为朝廷省下一大军费开支而升官,升任岭南西道节度使。

热门小说推荐
上门狂婿陈华杨紫曦

上门狂婿陈华杨紫曦

作品简介上门为婿,遭人唾弃,直到外公找到他,命运从此如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连他爷爷都服了,要他回去继承亿万家产!...

被辞退后,我在股市杀疯了!

被辞退后,我在股市杀疯了!

作品简介关于被辞退后,我在股市杀疯了!一个刚刚走出大学校门的职员,经历了无数挫折后,安装了一款可以显示未来市场行情的手机app应用于是开启了波澜壮阔的投机生涯。(非系统文)...

穿越兽世:拐个帅兽来生娃

穿越兽世:拐个帅兽来生娃

1V1轻松甜宠文国内最年...

春衫乱:只为奸臣解风情

春衫乱:只为奸臣解风情

简介关于春衫乱只为奸臣解风情林舒是上京贵女,从小十指不沾阳春水。林家祸从天降,林舒沦为官奴,在内务府浆洗染布,整日挨打受骂,更被心怀报复的杨嵩囚于相府肆意为虐,受不了的林舒一头碰死。再睁开眼,林舒现自己回到了抄家当晚。为了活下去,林舒投靠了权倾朝野的奸臣沈华亭。他为人冷心冷情,阴郁狠辣,掌着上京生杀之柄。却唯独愿做她的裙下臣。起先,当着杨嵩的面前,太傅揽着林舒的细腰,说本官手上这个婢子,使唤正趁手,也就不与杨侍郎割爱了。后来,宫廷年宴,他抱起她,当着众臣面前穿桌而过。宣称爱妾身娇体软,得宠着。再后来,他为她点亮万盏明灯,送了她一颗明月珠,说不怕了,以后所有的黑夜,都有我来陪着。你是本官的妻,是我心头肉。...

四合院之在平凡的世界的日子

四合院之在平凡的世界的日子

一千个人心里都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那么一千人心里是否有一千个不同的四合院结局呢。本书,轻戾气,无系统,主角是个穿越者。主写平平淡淡,没有那么多蝇营狗苟!本书前期主写四合院,中期会写平凡的世界下乡的故事。...

宠妾灭妻?这王妃她不当了!

宠妾灭妻?这王妃她不当了!

简介关于宠妾灭妻?这王妃她不当了!上一世,穆安歌费尽心机终于嫁给了沈墨淮。没想到,成亲当天,沈墨淮丢下他连夜带兵出征。凯旋归来那天,沈墨淮带了个身怀六甲的女人,她这个有名无实的王妃成了全京城的笑话。后来,她被两人害得家破人亡,自己也受尽折辱而死。一朝重生,她只想把渣男贱女踹到十八层地狱去。没曾想,上一世高冷无比的狗逼男人,这一世却追在她屁股后面不放。和离,立刻马上离。走,生娃去。沈墨淮把说胡话的王妃扛起来往房里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