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文学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098章 派往日本锦衣卫的回信(第1页)

用身体遮住屏风的朱元璋本来有些不悦,但听闻此言,神情顿时一震,眼中闪过一丝精光。

他沉稳地走到蒋瓛面前,问道:“消息可曾确认无误?”

蒋瓛点头如捣蒜,回答道:“千真万确,陛下!扮作商人派往日本的锦衣卫亲眼所见,石见有银山开采,不过开采量很少,应当是当地土人并不知晓这些宝藏的价值,只是将其视为寻常的矿产伴生的金银,所以并没有进行大规模掘。而佐渡国虽然名为一国,但实际上乃是一个小岛,用于流放日本贵族,防备非常松懈,因此不难潜入,而在岛中河流,常有活不下去的日本贫民偷渡过来当淘金客,随锦衣卫一同前往的探勘的匠人,也确定了岛上一定有金山的存在,储量很多,只不过开采应该较为困难。”

这些金山银山,虽然在这个时代尚未开始大规模开采,但也早有种种预兆,实际上,一旦开采,那么其矿脉之丰富,足以令人瞠目结舌。

日本人对此几乎一无所知,这正是大明国运昌盛的天赐良机!

朱元璋听罢,哈哈大笑,声音在华盖殿内回荡,他转身走回御座,坐下后,仍然难掩心中的激动。

朱元璋深知,这些金山银山的现,对于大明来说,无疑是一笔可以支用上百年之久的财富,不仅可以充实国库,增强大明的经济实力,还可以用来对外购买所需的物资,或是用于赏赐功臣、使节之用。要知道,大明全国每年的白银开采量只有可怜的几万两,而且银矿还在不断地减产,朱元璋用来宴请大臣进行赏赐的时候,用的都还是元朝留下来的八思巴文银币,连新铸一些银币都舍不得。

“锦衣卫做得很好,至于保密的事情”

“陛下放心,派往日本的锦衣卫,都是绝对忠诚可靠之人,不可能透露出半句,若是有半点风声走漏,我先行了镇抚司的规矩,再提着自己脑袋来见。”

蒋瓛这话说的挺狠,朱元璋点了点头,只道:“好好做事。”

蒋瓛闻言,心中大喜,连忙叩谢恩,他知道虽然自己没有亲自前往日本,但是这次现金山银山的锦衣卫的行动都是他全程策划的,因此这份功劳肯定要归到他的头上,而这件事,也足以让他在锦衣卫中的地位更加稳固,甚至更进一步,成为仅次于指挥使毛骧的皇帝心腹,这一点不需要皇帝明说,甚至有没有官阶或是物质上的赏赐,对于蒋瓛来说都不重要,简在帝心比什么官阶都有用。

而蒋瓛退下以后,很快,太子朱标及众位国公就被召集前来了。

在华盖殿前方的奉天殿内,朱元璋端坐在龙椅上,目光如炬地扫视着殿下站立的国公们,他的手指无意识地敲打着御座的扶手,这是他思考时的习惯动作,大殿内的气氛凝重,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严肃。

“咱召集你们来,是为了讨论一件大事——跨海远征日本。”

朱元璋的声音在大殿内回荡,每个字都像是砸在众人心头一样。

“父皇,难道是?”朱标忽然意识到了什么。

“不错,锦衣卫回报,日本确实如英儿预测一般,出现了金山银山!”

众臣闻言都是心中一震,不过惊喜过后,还是开始认真考虑起了这件事情,此前虽然商议过,但毕竟情报没有落实,所以做不得数,但现在锦衣卫既然已经笃定,在圣孙告知的坐标上现了金山银山,那么这件事情,就要慎重考虑了。

魏国公徐达先言,已经痊愈的他声音沉稳有力:“蒙古人百年前两次远征日本,都以惨败告终,如今我军水师荒废,且都是内河水师,尚不具备跨海远征的条件,如果贸然行事,恐怕会步蒙古人的后尘,还望陛下慎重。”

蒙古人第一次跨海征日是在至元十一年的时候,以凤州经略使忻都、高丽军民总管洪茶丘主帅,由水师搭载6师,浩浩荡荡地开赴日本对马岛,这支军队由契丹人、高丽屯田军、降元金人与北方汉人组成,可以说是杂牌军。

而在元军登6九州岛后,日本人的抵抗相当顽强,出前元军并没有预计到这次跨海征日战争的困难,在后勤补给上没有做太多准备,运送补给的船只又因为飓风无法抵达,饿着肚子的元军被日本人赶下了海,仅有半数部队逃出生天。

蒙古人第二次跨海征日则是在至元十八年,此役被日本称作“弘安之役”,元朝汲取了上次失利的教训,这次兵分两路,北路军还是契丹人、高丽人、金人、北方汉人的组合,而南路军则是由精于水战的宋朝降将范文虎率领,两路军中也有相当数量的蒙古军官和士兵。

日本人也没闲着,北条家沿博多湾海岸线修筑出很多高约两三米、底部宽达三米的防御工事,取号“元寇堡垒”,用于观察海面上元军的态势及抵御其抢滩登6,但日本人的准备基本都白做了,一场被日本人称为“神风”的飓风过后,元军被摧毁殆尽,这次连登6的影子都没摸到。

蒙古人两次远征日本的惨痛失败,距今不过一百一十年,所以对于这個时代的大明君臣来说,远征日本,还是需要冒很大风险的,毕竟,当年横扫天下的蒙古人都栽了,谁也不敢打包票说自己打这仗一定没问题不仅这海上飓风有点邪性,而且日本本身也不容忽视,其国内虽尚未结束南北朝战乱,但整体仍然是一个人口上千万、兵马数十万的大国,就体量而言,甚至要大于北元,并且已经维持了数千年的独立,绝非是一个能够轻易攻取的对象。

韩国公李善长点了点头,表示赞同徐达的观点:“陛下,臣也认为消息虽然探明,但此时不宜远征日本,最起码,要准备好一支规模十万人上下的远洋水师,并且让军队专门训练登6作战,且准备好一旦战争陷入旷日持久之后还能够充足供应的后勤物资,才有战而胜之的把握。”

“而且,我军既然已经在北方边境上,准备起对北元的总攻,还是应当以北元这个生死大敌为重。”

这话倒是没错,大明先后收复了云南和辽东,为的就是这最后一击,跨海征日虽然重要,但还没有覆灭北元重要。

郑国公常茂则持不同意见,他上前一步,慷慨陈词:“陛下,臣以为我们应该趁此机会远征日本,日本虽然隔着大海,但本身此时尚处于南北朝内乱之中,我朝兵强马壮,只要能够登6定能一举成功。况且,日本对我朝一直心怀不臣,还敢杀戮我大明使者,此次远征可以震慑他们,扬我国威。”

常茂口中的这件事,指的是当年朱元璋派遣使者前往日本,而日本方面不仅拒绝了明朝要其称臣纳贡的要求,并以明使无礼为由把主使杨载和副使吴文华扣押起来,最后还斩杀了五个人,可以说是对大明威严的挑衅,这件事情,让大明的高层始终耿耿于怀。

曹国公李文忠也表达了自己的看法:“陛下,臣认为远征日本有利有弊。利在可以获得金山银山,弊在可能会损耗国力劳而无功,但不论如何,都应尽早下定决心,否则如果等日本结束南北朝战乱,再恢复过来,到时候打起来可能更费劲了。”

实际上,大明高层的判断并没有错,眼下是洪武二十年,日本的南北朝分裂,已经进入了终局,南朝在九州、四国、本州等地,都陷入了全面颓势。

而如果历史走向没有任何改变的话,那么再过五年,到了洪武二十五年,日本南朝的大觉寺统和北朝的持明院统,将在室町幕府幕府将军足利义满的主持下,缔结著名的《明德和约,缔约后南朝的后龟山天皇将向北朝的后小松天皇让渡天皇三神器天丛云剑、八尺琼勾玉、八咫镜,从而结束持续了足足一甲子之久的日本南北朝分裂的局面。

朱元璋听着众臣的言,眉头紧锁,他知道这是一个艰难的抉择,稍有不慎就可能重蹈蒙古人的覆辙,但他也清楚,如果放弃这次机会,等日本重新完成统一,从南北朝的巨大创伤中恢复过来,那以后想打恐怕就难了。

而且,考虑到日本因为南北朝战乱而产生的流浪武士,正在组成倭寇不断的肆无忌惮地侵扰大明的边境,难免日本恢复过来之后,反而会成建制的骚扰大明,此时不打,日后遗祸无穷,这也是一种隐患。

毕竟,再怎么说,自己主动出击,也比等敌人缓过气来以后被动挨打要强得多。

因此,经过一番思想斗争后,朱元璋终于做出了决定:“日本,咱打定了,蒙古人做不到的事情,咱们汉人未必做不到!从今日起,训练士卒,兴建水师,储备辎重,争取五年之内,一举征平日本!”

(本章完)

热门小说推荐
进化之吞噬地球

进化之吞噬地球

2o25年,地球被黑洞吞噬,但那只是开始。为了进化,所有的知情者都将不惜一切,哪怕是将黑洞引来。因为,没有人在知道自己只是蝼蚁,且有机会探寻更高层的存在,还能安稳的躲在洞里,所以才有了这个故事,一个庞然冷酷却也时不时有些闪光点的故事林冰说你们的路都走错了,所以最终之战,只有我能胜出!但此时,有个声音反对道,进化之吞噬地球...

仙武宗师

仙武宗师

作品简介因家族大比,击败自己同父异母的弟弟,便被废去修为,赶出楚家。流落街头的楚风,险些身死,幸得张家家主张远之一饭之恩,苟且活命。此后,破而后立,机缘巧合下,流落仙界,修的万古红尘仙尊。然,一饭之恩,岂能忘怀,自秘境折返,只为护一人周全,万世荣华...

穿书后,搬空养母家库房去种田

穿书后,搬空养母家库房去种田

姜好从第999个位面历练归来后,莫名其妙穿成了书里被养母一家害死的炮灰女二。哦,原来绿茶闺蜜才是养母的亲生女儿。于是,姜好带着两世的不甘和愤怒准备大杀四方。她什么都吃,就是不吃亏!有仇当场就报,从不隔夜!若隔夜,定十倍千倍讨回来!有空间,有医术,家致富治病救人两不误。至于绿茶闺蜜黑心养母狗屁家人,全部都去死!走极品路,让极品无路可走...

借命风水师

借命风水师

我出生那晚,城隍出巡,南极星耀世,爷爷推算出我的命很硬,但是却大克全家,需要破解之法,于是连夜出走,第二天晚上才回来。回来的时候,带着五个将死之人,用了秘法把我的命借给这五人,并且让我二十年后去把命给讨回来!二十年之期,如约而至!借命风水师...

沈少,夫人她总想单身养老

沈少,夫人她总想单身养老

面冷心热,只想搞钱养老的林秘书x年下温柔谨慎帅气,又心怀天下的总裁劫后逃生,面对世事无常。年过3o的大龄单身青年—林玥汐,管它的脱单,催婚,通通都见鬼去吧!临辞职之际,念在公司的旧情上,她继续留任协助新调任回来的总裁,直到公司重新走上正轨为止。如今她一心只想,站好最后一班岗。多攒点积蓄之后,就早日告老还乡,回到海边沈少,夫人她总想单身养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