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1974年,我国在西安出土了秦始皇兵马俑,引起了国内外的强烈关注。当兵马俑复制品在比利时都布鲁塞尔巡回展出时,美国《国际先驱论坛报》记者罗娜·多布森了一条消息,导语妙语惊人“一支中国军队到达了布鲁塞尔。威武的士兵身穿紧身盔甲,随后行进的是军乐队和骑兵,最引人注目的是他们的身材。”
拟人修辞法
巧妙地运用拟人修辞手法写导语,导语和被报道对象就会有“人情味”,给人以亲切感。
1993年11月1日,杭州日报创办了我国历史上第一张下午版报纸。当天,新民晚报了一则消息,导语是这样写的“中国新闻史上第一次响起了一个与众不同的声音‘嗨,下午好!’我国第一张下午版报纸今日由杭州日报正式创刊。”报纸是纸,绝不会说话,作者却以拟人的手法,写出了声音“嗨,下午好!”仿佛一位久违的朋友伸出双臂向你奔来,多亲切!
数字对比法
数字是枯燥的,但数字是最有说服力的。把新闻中的主要数字,或读者关注的数字,巧妙地运用到新闻导语中,回答读者的问题,就能提高新闻的价值,给读者留下难忘的印象。
平时听人说联合国会议多,文件多,然而联合国文件究竟如何多,恐怕谁也说不清。法新社1982年在联合国的一条电讯稿导语对于这个问题回答得非常清楚“如果把联合国去年在纽约和日内瓦印刷的全部文件尾相连排列起来,总长度将达27万公里。”
写勾画法
新闻一开头,若能先给“五要素”中的人物和地点,描述几笔,勾勒出一幅图画,使读者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那么,这条新闻的可读性就一定会大大增强。
1983年8月2日,光明日报了一条人物消息,导语写得美极了“一眨眼之间,他已在青藏高原奋战了27个春秋了。原来的满头青丝,现在已染上了祁连山的霜雪;脸上的皱纹,就像是风沙雕刻的痕迹。这是少数民族地区科技工作者代表座谈会上,高级地质师胡贤农给记者留下的深刻印象。”
巧用背景法
若在导语中巧妙地运用背景材料,用好了,导语就会有“脸面”,就会“满堂生辉”。
1994年1o月19日,人民日报刊登了一篇笔者采写的关于“永州养蛇”的消息,导语就是以背景材料取胜的“唐代着名文学家柳宗元在被贬至湖南永州任司马时,曾写下千古名篇《捕蛇者说》,使‘永州之野产异蛇’闻名遐迩。一千多年过去了,历代冒死捕蛇为抵租税的永州捕蛇者的新一代又悄然兴起了一股养蛇热,各乡各户竞办蛇场已成为永州农村的一大新鲜事。”
古诗名句法
如果避开花哨之嫌,在新闻导语中恰当地引用一点古诗名句,不仅意境深远,而且文采飞扬,可以大大增强新闻对受众的吸引力。1987年1月9日湖南日报刊登了一篇《我省旅游事业取得突破性进展》的消息,导语就颇具文采“‘养在深闺人未识’的武陵风光,已经撩开面纱,深深地吸引着众多的海内外旅游者。”
抑扬顿挫法
对报道对象的表现手法可多样化,或先抑后扬,或先扬后抑,一起一伏,峰回路转,使人读来耐人寻味。
美联社1979年3月28日了一条关于我国河北任丘油田的稿子,导语是这样写的“在这里,地面上燃料奇缺,农民不得不靠挖掘玉米根来生火取暖、煮饭。然而,在32oo米的地下,地质学家们现了大量石油和天然气。”
特写镜头法
导语写作可借鉴电影手法,采用一连串的特写镜头,牢牢吸引住读者。
湖北日报1981年表了一篇歌颂老师的消息,由于导语中用了一个“老师为学生送棉大衣”的特写,很感人?“9月初的一天早晨,从钟祥县开往武汉的长途汽车就要起动了。考取了北京大学的农家子弟柯洪云欢欢喜喜地登上了汽车。这时,一位中年妇女急急忙忙地赶来,把一件棉大衣塞到了他手上。乘客们以为,这一定是这个学生的妈妈!可是,人们怎么也没有想到,这位妇女却是柯洪云的老师。”
曲径通幽法
新闻导语要做到尺水兴波、文短味长,曲折迂回地表达主题,不失为一种好的表现手法。汉城奥运会乒乓球比赛,我国选手的意外受挫成了国内外舆论的焦点,且看法新社的消息导语“统治世界乒坛数十年的中国男子乒乓球队今天在这里遭受到前所未有的毁灭性失败,这一严重挫折使中国人感到十分沮丧。今天,乒乓球赛新闻层出不穷,倒霉的不仅限于中国人。但是,对中国人来说,这一天将作为黑色的星期四而永远留在记忆中。”
一张一弛法
先写人之常情,以唤起读者的共鸣,然后急转直下,矛头直指问题,让人警醒,此所谓“一张一弛法”。
“天下做女人的,谁不想当个健康孩子的母亲!然而,事与愿违的是,目前在我国,每出生1ooo名婴孩中,就有13个是缺陷儿,使得不知有多少这种孩子的妈妈为此泪水涟涟,痛心疾。”1988年6月26日解放军报的这条消息导语,从妈妈的美好愿望,到“痛心疾”,反差极大,写来深具人情味。
小中见大法
从小处着手,从小事写起,由小到大,小中见大,这样的新闻导语往往真实可信,具有较强的感染力。
1957年11月17日,我国女子跳高运动员郑凤荣刷新了女子跳高世界记录,震动国际田径界。美联社迅出消息“一位2o岁的中国姑娘在北京的有力的一跳警告世界田径界说,六亿中国人民不会是永远落后的选手了。”“一位中国姑娘”与“六亿中国人民”联系起来,这“小中见大”的功夫了得。
先声夺人法
“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短短一段文字,能够做到开门“闻声”,以“声”导人,当然就会产生出不同凡响的艺术效果。
南方日报1986年3月8日的一条报告会消息,导语就写得格外“热闹”“‘精彩,实在精彩!’‘听到李国桥不惜冒着危险在自己身上做抗疟试验时,我周围的不少人流泪了。’‘你有没有注意,梁启圣老师讲他1o多年来用自己的工资抚养黎、苗族学生那一段时,就被6次掌声所打断。’这是昨天上午省先模报告团在广州中山纪念堂做场报告以后,记者在人群中听到的议论。”
拉近时间法
对于已经生了一段时间的“新闻”,使其“翻新”的办法就是寻找时间要素的近点,写出最新的新闻根据。
1956年初,上海市政府出公告,要求取消人力车,到2月25日,当最后两辆人力车被送进博物馆时,新华社却出了一篇时效性极强的新闻稿(导语)“上海市交通局今天把上海的最后两辆人力车送给了博物馆。原来的人力车工人曾为此自动集会庆祝,感谢政府替他们挖掉了穷根,帮助他们走上了新的生活。”
提问作答法
在导语中,把广大读者普遍关心的、感兴趣的、新闻报道里已经解决了的问题,先用疑问句式鲜明地提出来,而后用事实加以回答,使之更加引人注目,人深思。
“8点上班的钟声响过之后,中央国家机关多少人迟到?”这是1987年6月15日新华社电讯《一些中央国家机关的情况表明需要加强劳动纪律》的导语,提出的问题非常敏感、突出,一开始就抓住了读者的心。
有意重复法
新闻导语最忌重复,颠三倒四地重复一句话,既浪费时间,又浪费版面,还会使读者云里雾里。然而,对于一些特殊的题材,有意识地重复一些关键词语,反而会收到一些意想不到的效果。
请看下面这条导语“85秒!拳王泰森击败挑战者。85秒!历史上最短的拳王卫冕战。85秒!13oo万美元尽入腰包。”(1989年7月21日新华社华盛顿电《泰森85秒卫冕成功》)
特意重复使用了3个带感叹号的“85秒!”加深了读者的印象。
化整为零法
聪明的记者对新闻导语总是字字斟酌,稍长一点的,就来个化“整”为“零”,分段叙述,绝不一开头就扔给读者一块“铁板”。
1981年,电视系列片《马可·波罗》在中国开拍,美联社电讯稿的导语是这样写的“尽管马可·波罗在他那部写于13世纪的名着中并没有提到长城,但是,美国、意大利、中国合拍的电视系列片《马可·波罗》仍从长城开拍。(另起一段)昨天晚上,该片宣传负责人恰克·潘恩特说,这部拍摄费高达22oo万美元的电视片是西方在中国实地拍摄的第一部艺术片。一则导语,两个自然段,有声有色,有主有次,读起来方便、自然、舒服。
喜欢神农架请大家收藏神农架本站更新度全网最快。
她先招惹的他,睡后翻脸不认人。他百般纠缠,态度风流不羁只是玩玩而已。一场猫捉老鼠的游戏,他的步步紧逼,惹来她的反感,而他却渐渐深陷。她毅然决然离开的那天,他追悔莫及。然而,留得住她的身,却留不住她的心。她说我有我的志向,不想被你禁锢在身边。他说不是禁锢,是培养,是爱护。这场爱与恨的交锋,不知谁才是陷入笼中的茫人。!...
一个平凡的少年,一把神秘的剑面对的是一个个颠倒众生的美人。坎坷的遭遇,与生俱来的宿命他不甘心!他揽美人!转生死!逆轮回!却又深陷三十六天难以拨开的万古迷局之中九狱山,狱狱惊险仙魔一念间,处处诡异遗落仙涧,府府有宝荒芜深林,白垩山脉,天外仙境,八荒大6,层层天界,探险无限,美人不断修炼境界天人真人仙人天仙真仙金仙仙王仙君仙帝小说关键词笑揽美人回人间无弹窗笑揽美人回人间txt全集下载笑揽美人回人间最新章节阅读...
卿本黑萌之妖妃来袭作者水千澈完结amp1tbrampgt文案amp1tbrampgt一朝穿越,她就被亲父塞进礼箱卖入他家,做个病秧子的人形旺夫药。amp1tbrampgt本想混混日子,等成年了就游走他方,谁知大少爷太美好,让人好想...
...
穿成最不受重视的弟子,每天要做很多杂活,比如抓蜈蚣喂鸡然而,阳性十足充满灵性的公鸡血,是可以用来绘制天师符的!灵异从湘西开始炼尸...
现实主义真实高智商犯罪巅峰智斗无女主逻辑控西康市警方接到一个电话,一位自称幽灵的人,声称自己要在三天后,杀掉某人。不仅如此,对方还希望,警方能立马出警保护此人,对方要在警方层层保护下,完成猎杀。对此,警方高度重视,并做了周密布置。然而,三天之期一到,结果却让所有人不可置信,目标死了!然而,这才仅仅只是一个开始。吴影的目标,是完成99次完美犯罪,杀死99个仇人。于是,一桩桩完美犯罪上演,史上最大连环杀人案,由此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