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
“父皇息怒......”朱标跪倒在,剧烈的咳嗽使他后面的话说不出来了,忽然,他猛用手帕捂住嘴,飞快擦干净嘴角,又将手帕掖进袖中。
“快给朕看看!”朱元璋一步上前抓住了儿子的手臂,要从他袖中抢过手帕。
“父皇不要看了,只是一点点血丝。”
朱标胸腹间的翻腾已经停止了,他气喘吁吁道:“儿臣这吐血的宿疾已经多年,是儿臣严令御医不准告诉父皇,与他们无关,求父皇饶他们一命!”
朱元璋抢不到手帕,心中的焦急和愤怒已经难以抑制,他气浑身抖,指着朱标怒斥道:“你为何要瞒住朕,难道你怕朕因此废了你的太子之位吗?”
话说出口,他便有些后悔了,颓然坐了下来,他万万没想到,儿子的病竟如此严重了,他痛苦用手指摁住额头,一句话也说不出来,房间里变得死一般的寂静。
良久,朱标低声答道:“父皇每日操劳国事,年事渐高,须已经白了一半,儿臣不能为父皇分忧,但也不能给父皇增添烦恼,所以严令东宫御医不准告诉父皇。”
朱元璋默默看着长子,这是他最疼爱的长子,从他出生到吴王世子再到大明太子,寄托了自己多少心血和期望,虽然他政见时时与自己相左,但这也是他所期望的,他也深知严刑峻法只能适于建国之初,只有当他杀尽一切威胁朱明下的掌权贵,才能放心让儿子施行仁术,用他制定的严法和仁君结合,以宽严相济治理大明,方才是长久之道。
可是长子的病体......
朱元璋暗暗长叹一声,又对侍卫道:“既然太子求情,可免东宫御医死罪,配岭南充军。”
他又看了看跪在上、身体日渐瘦弱的长子,心中一阵酸楚,便上前将他扶了起来,“皇儿,适才父皇心中焦急,一时说话不慎,你不要怪父皇。”
朱标已经渐渐平静下来,父皇为了平息自己的激动,竟罕有饶了御医一命,令他心中十分感激,他亦惭愧说道:“儿臣怎么敢怪父皇,其实儿臣的身体确实也事关大明国运,确实不该瞒住父皇,这是儿臣之错。”
“你坐下说话吧!”朱元璋轻轻拍了拍儿子的肩膀,关切对他说道:“你的病不能激动,先平静下来。”
父子二人面对着坐下了,朱元璋这才想起他来东宫的目的,太子的病体已经微妙让他改变了想法,不过事情还是要问清楚的,他沉吟一下便问道:“朕前段时间听说你的一封信引了一场风波,还牵涉到了蓝玉,那信中你写了什么?”
朱标一共给蓝玉写过三封信,其中最严重的一封信是回复蓝玉请他及早即位的内容,丢的偏偏就是这封信,好在信已经烧了,他不敢说实话,便借用了另一封信的内容道:“蓝玉曾求我替他在父皇面前美言,他愿意领军去征讨北元,但父皇已经任命四弟为主帅,我就回信劝他,去征讨西番叛蛮同样也是为陛下效忠,就是这封信不小心遗失了,引起了一场风波。”
尽管太子说得轻描淡写,但朱元璋心中仍然有些疑惑,只是太子病重,他不好再追问,便点了点头道:“皇儿说得不错,西番叛蛮涉及湖广钱粮重,其意义并不比北征蒙古差弱,朕也是思量了很久,才让他去平叛,至于你四弟征北元,有傅友德协助,朕也可以放心。”
朱元璋其实也担心事情闹大,引出不必要的乱子,他已经决定暂时此事按下,以免影响到太子的声誉。
他沉吟一下又问道:“这封信现在在哪里?”
在父皇面前说谎是件极其危险之事,不到迫不得已朱标也绝不会欺骗父亲,他不敢再说谎,便吞吞吐吐说道:“父皇,儿臣怕有心人拿这封信去做文章,便派人出去追查,这封信已经被儿臣的手下追到,因怕引出事端,儿臣令他得信后就把此信烧毁,儿臣不敢隐瞒父皇。”
“那你派了谁去追查这封信?”朱元璋的话渐渐问到了他所关注的焦点。
朱标不敢隐瞒,便道:“儿臣是派侍卫长俞平前往,可又担心他能力不足,后来儿臣又派了另一名心腹前往暗中行事,就是他夺得了此信。”
“他叫做李维正,是吧!锦衣卫百户。”朱元璋似笑非笑望着儿子。
尽管知道这件事瞒不过父皇,但父皇突然说出来,还是令他心惊胆颤,他慌忙跪下道:“儿臣有罪,擅自将他编入锦衣卫,请父皇责罚。”
朱元璋之所以关注这件事,是因为这件事虽然小,但它却是一面镜子,从这面镜子里他就可以知道哪些儿子在窥视太子之位,从锦衣卫的调查报告上看,次子秦王、三子晋王、六子楚王和七子齐王都参与了,他一直想知道四子燕王有没有参与?
现在他已经确认这个锦衣卫百户就是长子派去追信,而此人最后是出现在燕,也就是说燕王也可能参与了这封信的争夺,这是他不愿看到的事情,当然,只是可能,锦衣卫并没有查出有燕王参与的迹象。
这件事朱元璋悄悄放进了心中,他暂时放下此事,又接着问太子道:“那你觉得此人如何?”
虽然俗语是‘知子莫若父’,但有时候也可以反过来说,‘知父莫若子’,朱标明白了,父皇既然这样问自己,那就是表示父皇同意李维正跟随自己,他心中欣喜,连忙趁机道:“此人虽然年轻,但思路慎密,且胆大心细,最重要是他对儿臣忠心耿耿,儿臣信得过他,儿臣恳请父皇任命他为儿臣的侍卫长。”
朱元璋却淡淡一笑,不再提此事,他换了一个话题又道:“有一件事情朕已经想了很久,一直想找个机会给你说说,那就是我大明王朝是否该考虑迁都,朕即位之时,蒙元尚占据北平未退,河以北的大半领土都在他们控制之下,所以定都金陵,又有富庶的苏杭做后应,这个决策在当时看是明智且正确的,可时事移,我大明的疆土已扩至北方长城、辽东,西至云南甘肃,再以偏居一隅的金陵为都就显得有些不妥了,而且前年捕鱼儿海之战后,北元元气大伤,已不再像从前那般威胁中原。”
说到这里,朱元章顿了一下,小心看一眼儿子的气色,见没有什么异常,他又继续道:“大明国都位于金陵,治理下总有一种鞭长莫及的感觉,朕其实从洪武三年便开始考虑迁都,因为当时要修中都,唯恐国力不足,而且北元势大,所以迟迟不动,这几年我大明国家日益强盛,国库也有了盈余,朕又开始考虑迁都之事,朕比较中意汉唐故都长安,皇儿以为如何?”
朱标见父皇换了话题,他也不好再求李维正之事,思绪也转到迁都上来,迁都之事父皇并不是今才提,以前也多次提及,不少大臣也提出金陵自古就不是长治久安之都,不宜做大明国都,但当时财政拮据,朝廷没有能力迁都,后来随着父皇把自己的陵寝选在神烈山,此事也渐渐不再提了,不料今父皇又突然提及此事,而且已经明确指出都为长安,这让朱标一时难以回答。
朱元璋似乎也知道让儿子立刻回答不现实,但他需要儿子的态度,他站起身负手走了两步,又回头微微一笑道:“朕考虑迁都已有二十年,这两年才终于下了决心,但这又是一件举国大事,要先考察民情、要探风水、要修建宫殿,要做大量的迁都准备,还要考虑财政的承受,所以就算从今开始进行,没有十年二十年的时间也不可能完成,朕年事已经高,恐怕在朕的手上是看不到这一了,迁都之事就由你来完成。”
在父皇目光炯炯的注视下,朱标知道自己须要做出一个明确的表态,他毫不犹豫说道:“儿臣愿秉承父志!”
“好!”朱元璋满意点了点头,“本来朕打算让你今年去长安考察,但你身体不好,今年就作罢了,你好好调养,明年再去长安考察,现在时辰已经晚,你休息吧,朕还要批阅奏折,就回宫了。”
“儿臣恭送父皇回宫。”
朱标将父皇送出东宫,他站在台阶上躬身道:“恳请父皇保重龙体,早一点休息。”
朱元璋点点头,便命龙辇起步,在数百侍卫太监的簇拥下,龙辇很快便离开了东宫,龙辇中,半明半暗的光线不停在朱元璋阴冷的脸庞上变换,他还在想那封信之事,他可以不追究太子写信给蓝玉,也想不追究太子最后毁了这封信,但是他却不能容忍丢信后所引的争夺,一是几个儿子竟闻风夺信,他也要施以惩戒;二是蓝玉儿子大意丢信,也必须要严惩。
朱元璋慢慢将玉带向肚子下按了按,冷冷自言自语道:“蓝玉,怎么又是你!”
..............
(如果能上九千推荐票,老高今晚再加更一章,决不食言)
简介关于重生从靖夜司力士开始家当夜幕降临,妖鬼从黑暗中探出爪牙,他们不会去区分无辜者,眼中只有血肉。吴青山认为,能力平庸的自己要想在乱世活得滋润,第一要学会苟,第二要学会抱大腿!...
游灵穿越到海贼王的世界,获得了女装系统。穿上女装,修行度增加百倍。为了在这满是怪物的世界,成功活下去。游灵默默穿上了女装,开始修炼。等我游灵无敌于天下之后,定要脱下裙子,让世人震惊!海贼开局女装忽悠艾斯...
活了半辈子碌碌无为的王永强,穿越回了五十年代,正值抗美援朝之际意外发现,自己竟然掉进了禽兽窝道德天尊易中海亡灵法师贾张氏精打细算阎埠贵怎么斗?斗个屁!重活一世,王永强想活出滋味,活的顶天立地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王永强踏上抗美援朝的战场,自此命运改写,人间沧桑数十载,山河阅尽仍无恙!...
1本文为架空文简介苏苒前世被自己的夫君和妹妹双双背叛,还被打入了冷宫,失去了双腿。一夜之间,家族遭受满门抄斩。得知消息的苏苒,不但不能报仇,还被她的妹妹亲手喂下了世间最狠毒的毒药。最后带着满心的怨恨撒手而去。却没想到受苍天眷顾,重生归来。重活一世,她不会再轻信任何人,她要保护好自己的亲人,还要把自己前世所受的苦重生之将军府嫡女...
苏甜穿书了,穿成了书中的恶毒姐姐,最终落得个惨死的下场。苏甜当即就决定,珍爱生命,绝不作妖。卖卖盒饭,过好自己的小日子,岂不是美滋滋?只是原男主的小叔怎么一直缠着她?某天,霍家小叔送给苏甜一个包,转头却现包被挂在了二手物品闲置软件上?霍家小叔解释一下?苏甜又某天,苏甜的店里来了一位老人。老人在结账当恶毒女配意外攻略男主小叔后...
楚伯承像美丽的剧毒,明明致命,却又让人忍不住去靠近。可他们的关系,却不为世俗所容。姜止试图压抑感情,不成想一朝放纵,陷入他的牢笼。他步步紧逼,她节节败退。一场禁忌游戏,只有姜止渐渐沦陷。而他却说我永远不会娶你。姜止离开了,在一场爆炸中,不见踪影。再次见面,楚伯承红着眼眶质问她既然活着,为什么不回来找我?姜止挽着陌生男人的手臂,这位先生,我们熟吗?少帅既然不娶,我嫁人你哭什么...